普京第一时间知会北京, 中方让俄吃下定心丸, 特朗普对普京退一步
最近,特朗普和普京要见面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,可更让人在意的是,普京在会面前特意给北京打了电话,而一向强势的特朗普,这次居然对普京松了口。
这背后,藏着多少没说透的盘算?
普京的电话:不只是通报,更是定心丸
8月8日这天,莫斯科和北京之间的一通电话,成了国际舆论的焦点,电话是普京主动打来的,彼时距离美俄元首会晤的消息传开刚过两天。
电话里,普京没绕弯子,直接跟中方聊了两件大事。
一是眼下俄乌战场的最新情况,哪些地方有进展,哪些地方还僵持着。
二是最近俄美接触的细节,从美国特使威特科夫访俄的谈话内容,到双方敲定会晤的具体过程,都讲得明明白白。
通话最后,他特意强调了一句,表示中俄这层关系,不管外面怎么变,根基不会动。
熟悉国际事务的人都知道,这不是普京第一次这么做,今年2月,美俄在沙特利雅得谈判,他也是第一时间把情况同步给中方。
基本上每次俄美有“大动作”,普京都要先跟中国通个气,这既是对伙伴的尊重,更是在西方整天炒作“美国拉拢俄罗斯围堵中国”的背景下,用实际行动打破谣言。
中俄之间的信任,经得起风浪。
中方的回应也很实在,表示乐于看见冲突各方能坐下来谈,能推动危机政治解决是一件好事。
这话听着简单,却是给俄罗斯吃了颗定心丸:你尽管去跟特朗普谈,我们信得过你,而且和平解决危机,本就是咱们共同的目标。
特朗普的让步:急着见面,连规矩都改了
特朗普那边,为了让普京点头见面,动作也不少。
最早放出风的是他自己,说“最快下周就能谈”,还暗示可能搞个美俄乌三方峰会。
可俄罗斯那边直接挑明:“就是美俄两国元首谈。”这点分歧没挡住会晤推进,反而特朗普先松了口,表示普京不用先见泽连斯基,美俄两方直接谈。
这话一出,不少美国媒体都炸了锅。
要知道,过去特朗普总把“乌克兰得参与”挂在嘴边,如今为了促成会面,连这个“前提条件”都扔了。
更让人意外的是《华尔街日报》爆的料:跟普京沟通时,平时爱插话、没耐心的特朗普,居然安安静静听对方讲了很久,一改往日的“大佬范儿”。
特朗普的心思其实不难猜。重返白宫这么久,俄乌冲突还没了结,他自己都私下发火。
现在急着见普京,无非是想证明“我能搞定”,给自己的政治形象加点分,只是这步棋走得太急,连规矩都破了,能不能如愿还真不好说。
欧洲和乌克兰:钱花了,人拼了,却怕被晾在一边
美俄这边忙着敲定会晤,欧洲和乌克兰却像坐了过山车,从“全力支持”跌到“满心焦虑”。
就在特朗普放出会晤消息前,欧洲刚给美国送了不少“大礼”:签了苛刻的贸易协定,不仅要对美投资6000亿,还得掏7500亿美元买美国的能源和武器。
乌克兰那边更拼,泽连斯基刚签了新兵役法案,连60岁的老人都可能被拉上战场,摆明了要“最后一搏”。
结果转头就听说,特朗普要和普京单独见面,没提让欧洲和乌克兰参与。
几位欧洲领导人虽然嘴上说“全力支持乌克兰”,心里怕是也打鼓,不仅钱也花了,力也出了,要是美俄直接把事定了,自己不就成了“冤大头”?
想想也是,欧洲买美国武器花的钱、乌克兰拼上的人命,都成了这场博弈的“赌注”。
现在美俄要关起门来谈,他们能不急吗?就怕最后成了“别人桌上的菜”,自己连上桌的资格都没有。
这场会晤:是转机,还是一场“政治秀”?
眼看会晤日子越来越近,各方的算盘都摆在了台面上。
普京想借会晤打破西方围堵,争取对俄有利的停火条件;特朗普想靠“促成谈判”捞政绩,证明自己的能力;欧洲和乌克兰怕被边缘化,急着刷“存在感”。
唯独中国,始终站在劝和促谈的立场上,乐见各方坐下来解决问题。
只是这场会晤,真能让俄乌冲突“刹车”吗?恐怕没那么容易,这场会晤更像一场“利益试探”。
美俄互相摸底,看看对方的底线在哪;欧洲和乌克兰拼命刷存在感,生怕被忽视;而中俄之间的默契,或许才是稳住局势的关键。
毕竟,有这份互信在,谁也别想逼着另一方做不情愿的事。
接下来就看会晤桌上怎么谈了。
是真能为停火找到突破口,还是雷声大雨点小,最后成了一场“政治秀”?全世界都在盯着。
【消息来源】